标题:球场被淹了 全村扛沙袋 球赛竟然回来了
上一年夏天贵州榕江的事儿我传闻不少。原本他们那儿有个“村超”足球赛,上一年火遍全国,连外国人都来瞧热烈。谁知道六月底忽然发大水,洪水冲垮了球场,跑道泡烂,草坪全废。那时候我才刚放暑假,刷短视频天天看到榕江被淹的新闻,村里人扛沙袋的相片,挺挂心的。
没想到才一个月,八月初他们竟然又把“村超”办起来了。我去网上搜了那天的直播,看摩肩接踵围在球场边喊加油,感觉跟洪水时的惨样儿彻底两码事。后来我问榕江的朋友才知道,这场球赛能重启真不容易。
发大水那阵子,榕江简直全城泡在水里。饭馆一楼被淹得齐腰深,酒店地下室的水泵房全毁了。有个开饭馆的刘老板跟我说,他家店的地板被洪水泡得直翘边,淤泥能有半尺厚,光整理就花了半个月。更糟的是,他们那儿刚脱贫没几年,工业没发展起来,全赖旅行吃饭。“村超”要是办不成,整个县城的经济都要垮。
但榕江人愣是没抛弃。政府赶忙组织人手修球场,从外地拉来机器清淤。有个副县长天天在工地上盯,晚上还开视频会组织活儿。有个守门员叫陈兴洋,白日练习完直接去挖土方,裤腿上满是泥。我朋友说最热那几天,工人们顶着大太阳干,中暑的不少,但没人喊累。他们说再难也得把球场修好,否则乡亲们没盼头。
重建最难的是钱。很多酒店、饭馆缺钱买设备,政府给找银行办低息贷款,还免了两个月的税。有个做苗绣的姑娘叫刘勤兰,店里的布料全泡坏了,丢失二十多万。但她没等靠,自己先找绣娘重做了一批苗族足球主题的文创,成果卖得挺好。现在她还打算学英语,说今后外国游客来买,直接跟人聊。
七月下旬,我刷到榕江的短视频,看着他们从头铺球场草皮,搭观众席。有校园腾出操场当停车场,学生宿舍给游客住。开赛那天,全县九成酒店订满了。饭馆老板孔凡联家的石锅鱼店也开张了,新厨房设施满是政府帮助换的。最让我意外的是,最初救灾的志愿者都被请来看球,大伙儿一边吃酸汤鱼一边拍手,感觉比赢球还热烈。
现在网上有不少人谈论榕江的“村超”为什么能这么快康复。我觉得要害在人心。你看那些乡民,自己带水带西瓜给工人解暑;饭馆老板尽管亏了钱,但仍是给施工队送盒饭;还有个苗族姑娘,自家店刚拾掇完,就跑去教游客做蜡染。这些小事攒在一起,就成了榕江人不服输的劲儿。
竞赛前一天,记者拍到球场边有群孩子在踢球,笑声特别大。有个老球迷在谈论区说:“洪水冲不垮球场,由于咱们的心还在这儿。”这话听着有点土,但的确便是这么回事。球赛开打了,榕江的烟火气也回来了,早市又摆满摊子,路旁边烤鱼摊的烟飘得老远。或许往后还有坎儿要过,但眼下至少,他们把最在乎的东西救回来了。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