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岁独居老人每日早餐只吃红薯1年后体检时出现异常指标
六十二岁的他动作缓慢而有序,先是活动一下僵硬的关节,然后走向厨房。橱柜里整齐摆放着十几个红薯,这是他昨天从菜市场买回来的。
邻居冯秀兰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,忍不住摇头叹息。一年来,这个独居老人每天早餐都只吃红薯,从不间断。她曾经劝过几次,但郑国栋总是笑着说身体很好,不用担心。
蒸汽从锅盖边缘冒出,带着红薯特有的甜香。郑国栋站在灶台前,目光有些空洞,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。
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胸口,那里隐隐作痛,但他告诉自己这只是老毛病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爸,我们在美国安顿好了,您要不要考虑过来住一段时间?电话里传来儿子郑宇豪的声音,夹杂着异国他乡的嘈杂声。
挂断电话后,屋子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老伴去世三年了,儿子远在大洋彼岸,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,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的脚步声。
郑国栋走进厨房,打开冰箱。里面空空荡荡,只有几个鸡蛋和一袋快要过期的牛奶。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。
以前老伴在的时候,天天都会变着花样给他做饭。红烧肉、糖醋排骨、清蒸鱼,每一样都是他的最爱。现在一个人,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,经常是随便对付一口就算了。
菜市场里人声鼎沸,各种蔬菜水果摆得琳琅满目。郑国栋站在摊位前,却不知道该买什么。以前都是老伴负责买菜,他只需要等着吃现成的就行。
红薯摊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,叫董建平。他一边挑选红薯,一边和郑国栋聊天。
那得好好照顾自己。红薯营养好,蒸着吃、烤着吃都行,还能当主食。董建平笑着说,我家老太太就爱吃红薯,说是养胃。
那天晚上,他蒸了一个红薯当晚饭。软糯香甜的口感让他想起了小时候,那时候家里穷,红薯是主要的食物来源。母亲总是把最大最甜的红薯留给他,自己却吃那些小的、有虫眼的。
吃完红薯,郑国栋感觉胃里暖暖的,很舒服。他想,也许董建平说得对,红薯确实是个好东西。
从那天开始,红薯就成了他餐桌上的常客。起初只是偶尔吃一次,后来变成了每天都要吃,再后来,干脆每顿饭都是红薯。
邻居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奇怪的现象。住在对门的冯秀兰是个热心肠的大妈,经常关心独居的老人们。她发现郑国栋天天都会买红薯,而且买得越来越多。
冯秀兰看着他瘦削的背影,心里有些担忧。她认为这个老人原因是孤独才这样的,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。
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,洗漱完毕后就去厨房蒸红薯。两个中等大小的红薯,蒸二十分钟,这就是他的早餐。中午和晚上也是如此,雷打不动。
第58天,今天下雨,红薯有点潮湿,但蒸出来还是很香。邻居又来劝我改善饮食,我说不用。
老爷子,您这红薯吃得可真不少啊。董建平一边装红薯一边说,一个月得有三四十斤吧?
董建平看出了他的不自在,便不再多问。但他心里有些疑惑,一个人怎么能天天只吃红薯呢?这样下去身体能受得了吗?
其实郑国栋自己也有过担忧。有时候照镜子,发现了自己瘦了不少,脸色也有些发黄。但他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,人老了都会这样。
更重要的是,他发现吃红薯让他有一种特殊的满足感。不是因为味道有多好,而是因为这种简单重复的生活让他感到安全。每天不用思考吃什么,不用为复杂的菜谱发愁,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。
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,郑国栋会想起老伴。她总是说他挑食,不爱吃蔬菜,营养不均衡。如果她还在,看到他现在这样,一定会生气的。
冯秀兰的担忧越来越重。她经常透过窗户观察郑国栋的生活,发现他除了买红薯,几乎不买任何其他食物。有时候她会在楼道里偶遇他,试图了解他的身体状况。
冯秀兰想说什么,但看到郑国栋眼中的坚决,又把话咽了回去。她了解这一个倔强的老人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。
春天来了,菜市场里的蔬菜种类越来越丰富。新鲜的韭菜、嫩绿的菠菜、脆嫩的豆苗,看得人食欲大开。
老爷子,要不要试试别的?董建平指着旁边的蔬菜摊,春天的菜都很嫩,营养也好。
董建平叹了口气,继续为他挑选红薯。他注意到郑国栋的手有些发抖,脸色也比以前更黄了。
但实际上,他最近确实感觉有些不对劲。胸口经常隐隐作痛,有时候走路会气喘,晚上睡觉也不太踏实。不过他把这些都归结为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。
回到家里,郑国栋照例蒸了两个红薯当午餐。吃到一半的时候,突然感到一阵眩晕,手中的红薯掉在了地上。
他扶着桌子站起来,等眩晕感过去后,弯腰捡起红薯。红薯摔成了两半,露出金黄色的薯肉,看起来依然诱人。
这样的小插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时有发生,但郑国栋都没有放在心上。他感觉自己还能坚持,还能继续这种简单的生活。
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,冯秀兰下楼倒垃圾,看到郑国栋倒在楼梯间,手里还紧紧握着一个红薯。
在冯秀兰的坚持下,郑国栋被送到了社区医院。医生简单检查后,建议他做一个全面的体检。
医生看向郑国栋,这样的饮食结构是不行的,会导致营养不良。您需要做一个详细的检查,看看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。
抽血、验尿、心电图、B超,一系列检查做下来,已经是傍晚时分。医生说结果要等几天才能出来,让他先回家休息,注意改善饮食。
冯秀兰看着他固执的样子,心里既着急又无奈。她知道要改变这个老人的想法并不是特别容易,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把身体搞垮。
他依然坚持着红薯饮食,但每次吃的时候会想起医生的话。营养不良,这四个字在他脑海中反复出现。
其实他并不是不知道只吃红薯不好,只是这种生活方式慢慢的变成了了他的精神寄托。在孤独的日子里,这种简单重复的习惯给了他继续下去的理由。
冯阿姨告诉我的。爸,您这样我们很担心。要不您考虑请个保姆,或者搬到养老院去?
爸,我知道您不愿意麻烦别人,但您的身体是我们最关心的。如果您出了什么事,我们会后悔一辈子的。
年轻的时候,他也是家里的顶梁柱,为了养家糊口拼命工作。那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老,会成为别人的负担。
现在他老了,儿子长大了,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。他不想成为儿子的拖累,所以最终选择了独自承受一切。
郑国栋换上最整洁的衣服,慢慢走向医院。路上遇到了董建平,正在给菜摊补货。
董建平看着他的背影,觉得有些奇怪。这个老人今天看起来特别紧张,走路的姿势都和平时不一样。
到了医院,郑国栋拿到了检查报告。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专业术语让他看得头晕眼花。他只能看懂一些基本的项目,比如血压、血糖之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