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全国人大代表、华科大副校长冯丹:用终身学习的能力拥抱“DeepSeek”和AI
原标题:对话全国人大代表、华科大副校长冯丹:用终身学习的能力拥抱“DeepSeek”和AI
“信息技术发展得太快,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。我本身是计算机专业,在全球AI火热发展的大背景下,尤为关注信息产业的发展。”冯丹告诉九派新闻。
在中国计算机学会不久前公布的2024年“CCF夏培肃奖”评选结果中,冯丹是两名获奖者之一,她被称为“计算机存储领域的杰出学者”,促进了存储技术进步和产业化,为提升女性科技工作人员的影响力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今年两会,她带来了关于加快大模型推理创新和应用、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、实施国家数据资源战略储备专项工程的建议。
第一个建议是为了推进大模型推理在各行各业加快应用。不一样的行业数据特点各不相同,通过训练大模型,将大模型推理与行业结合,助力行业发展,如教育行业、金融行业、智能交通等。
第二个建议是因为在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了实际的一些问题。信创产业经过一段时间发展,其发展初期采用的单一来源的采购已不利于产业生态。建议有关部门牵头,组织行业协会、科研院所及代表性企业,共同制定信创产品基准评测标准,推动企业在信创采购中将评测结果作为选型的依据之一。对招标流程进行严格监管,避免不公平竞争行为。
九派新闻: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学生用DeepSeek写论文的情况吗?是鼓励还是反对?
九派新闻:曾有网友在社会化媒体上提出,用DeepSeek写论文时,发现它提供的一些文献实际查阅时并不存在,你注意到这种情况吗?
九派新闻: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很多人有失业焦虑,你怎么样看待它可能带来的就业结构方面的调整?
一方面,焦虑的人认为很多行业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,但另一方面,它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。比如在智能驾驶领域,驾驶员可能会被替代,但也需要后台控制中心的运维人员根据全局数据辅助路线规划。假如慢慢的出现了故障,也需要人工干预。虽然驾驶员数量减少,但会有新的岗位出现。人工智能以后会结合各行各业,创造许多新的业态和就业机会,我们唯有加强AI素养,拥抱未来。
九派新闻:当前AI领域中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?怎么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?
另外,除了本身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“专家”,我觉得AI和其他专业的交叉领域更需要人。我们学校很注重培育学生的AI素养,设置了AI相关的通识课、选修课,就是想让更多的学生具备AI基础知识,能够将AI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,这样会催生更多的新业态,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比如AI和医疗结合,催生智慧医疗;AI和交通结合,催生智能驾驶等。
“能力”这个词说得挺好,知识只教得了一时,能力伴随一生。我们会在大学教给学生最新的知识,让他们入门,但更重要的是,学生一定要具有批判性思维,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训练。这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,要求快速学习新知识,再结合自己所长,通过实践去“落地”,这种能力非常宝贵且很有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