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省300名高手聚集只为这条“鱼”
湖北日报讯(记者刘洁、通讯员田勇)11月15日至16日,“湖北工匠杯”技术大赛——全省“武昌鱼大厨师”职业技术竞赛在武汉市江夏区举行,招引全省近300名烹饪高手参与。
专业组赛场设在梁湖漫乡旅行景区,设置中式烹调师、中式面点师、西式烹调师(均聚集武昌鱼制造)3个中心赛项,调配冷拼雕琢表演赛,全方位调查选手对武昌鱼烹饪技艺的驾驭能力,既包括传统楚菜技法,也容纳西式立异思路。
业余组赛场坐落江夏里·武汉老码头文明美食街区,选手现场收取武昌鱼,即兴制造拿手菜品,无体裁和技法约束,充沛开释民间烹饪构思。
“本次竞赛一切赛项都紧扣武昌鱼中心,不管专业选手仍是业余选手,都要杰出武昌鱼的食材特质与文明内在。”湖北楚菜研究院院长、大赛履行裁判长邹志平介绍,期望可以经过竞赛宏扬楚菜文明,让武昌鱼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展。
各赛场上,选手们剧烈比拼,煎炒烹炸间,武昌鱼的鲜香充溢全场,构思做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
有23年从业经历的中州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选手陈寿林,带来了精心准备半个月的“铁板有机武昌鱼”。“咱们用梁子湖有机武昌鱼为食材,在坚持麻辣鲜香底色的一起,让鱼肉进口即化。”他自傲地说,团队此次派出3人参赛,方针直指特金奖。
来自十堰市堰之味工作室的杨秀峰,则带来了中西交融的立异作品。“以西餐热菜为根底,调配本地口味和武昌鱼的特征食材,做了一道交融菜。”具有十多年从业经历的他,坦言参赛是为了交流学习,想经过省级赛事进步技艺、开阔眼界。
业余组赛场上的气氛相同火热。在江夏里·武汉老码头文明美食街区,星光大路周冠军李芬芬以烹饪爱好者的身份参赛,现场直接复原直播场景——一边熟练地处理武昌鱼,一边对着手机镜头歌唱、与网友互动,颠勺、调味的动作行云流水。
“平常就爱揣摩家常鱼的做法,这次能在老家的赛场展现,特别高兴”,她笑着说。一起参赛的还有四十余名周边居民,他们带来的清蒸武昌鱼、家常红烧鱼等菜品充溢日子温度,刚出锅就被围观市民夸奖“有妈妈的滋味”,接地气的做法分外受欢迎。
大赛同期还在梁湖漫乡旅行景区和江夏里·武汉老码头文明美食街区,同步展开“创在‘夏’一站、楚商聚夏、技兴江夏、古韵江夏、俊美江夏、寻味江夏”六大主题展现交流活动。